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近日,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迎来了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标志着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正式开启了跨境电商新篇章。此次通关的货物为一批来自韩国的化妆品,通过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9810”模式顺利通关,为梅州乃至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9810”模式,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B2B出口”模式,是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新模式。该模式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支撑,通过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实现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的高效、便捷通关。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跨境电商发展的高地。此次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充分体现了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在政策、设施、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首先,在政策层面,梅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支持,为跨境电商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在设施层面,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了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物流园区等,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此次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正是得益于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完善的设施条件。
再次,在服务层面,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积极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此次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仅用时不到24小时,充分展示了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在服务方面的优势。
此次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的成功,对于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乃至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标志着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在跨境电商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它有助于推动梅州乃至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完善,促进产业升级。最后,它有助于提高我国跨境电商的国际竞争力,助力我国跨境电商企业走向世界。
未来,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9810”模式,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环境。继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跨境电商服务水平。加大投入,完善跨境电商物流、仓储、通关等设施,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跨境电商人才队伍素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跨境电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四是拓展市场,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链延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梅州乃至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总之,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的成功,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亩均增收超3000元,绿色农业发展新典范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开启,共筑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助力全域旅游路网贯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在巴黎中国文化周惊艳亮相,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承匠心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平远县差干镇成功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弘扬客家文化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盛大开幕,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职业教育城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共谋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暨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3000元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的温暖港湾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困难家庭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儿科医学瑰宝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培育千名专业厨师,传承与创新客家美食文化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热点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共绘家乡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石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梅县区梅西镇“华侨抗日家国情怀主题展”隆重开幕,传承爱国精神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激发创新活力,发掘扶贫新项目
- • 梅州客家咸煎饼荣登央视《消费主张》栏目,传统美食走向全国舞台
- • 大埔县扶贫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创新包装设计助力扶贫形象提升
- • 梅州“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幕,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畅销全国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展现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庆典
- • 兴宁罗家通书荣登国家档案宝库,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五华县“智慧水利”项目荣登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榜单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助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大埔县启动“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乡贤理事会显成效,梅州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迎大湾区智能制造新时代
- • 梅州举办黄遵宪诞辰175周年纪念活动,弘扬“诗界革命”先驱精神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平远县差干镇河岭嶂:登高望远,邂逅云海观日出的绝美画卷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梅州与深圳携手打造超万亩“飞地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梅州市2025年城市更新与土地征收政策解读:补偿标准、区域动态与实操建议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赴温泉之旅
- • 客家娘酒冰淇淋横空出世,年轻消费者排队打卡,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州侨贤助力教育发展,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
- • 梅州隆重举办黄遵宪诞辰175周年纪念活动,弘扬“诗界革命”先驱精神
- • 丰顺县龙鲸河漂流:夏日激流勇进,畅享清凉之旅
- • 梅州全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 • 大埔县茶阳镇百年骑楼街亮化工程完工,夜经济点亮古镇活力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打造美食新标杆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