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近日,我国首条民营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在梅州市隆重落成,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也同步对外开放。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卓越贡献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
陈宜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建设者,被誉为“中国民营铁路之父”。他于19世纪末投身于铁路建设事业,历经艰辛,成功缔造了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铜像落成仪式在梅州市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瞻仰。铜像高约3米,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陈宜禧先生的英姿。铜像背后,是一座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铁路主题公园内,还设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馆,详细介绍了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潮汕铁路的建设历程。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陈宜禧先生的伟大贡献。
梅州市委书记在落成仪式上表示,陈宜禧先生是我国铁路事业的先驱,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陈宜禧先生,就是要传承他的精神,继续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这座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亿元。公园以陈宜禧先生的潮汕铁路为原型,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铁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铁路合作,我国铁路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世界舞台。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弘扬陈宜禧先生的精神,传承铁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陈宜禧先生的拼搏精神,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是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同为我国铁路事业的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新篇章
- • 平远县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打造粤东经济新引擎
- • 梅州校园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培养绿色环保新风尚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共筑航空物流新篇章
- • 梅州乡村振兴示范带引资项目集中开工,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
- • 大埔县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打造家门口的创业乐园
- • 梅州铜箔之都产业配套项目集中签约,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助力城乡发展格局优化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客家童谣数字化工程启动,百首古调将永久保存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榜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市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工程,提升教育环境质量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梅州高新区引资50亿打造智造高地,引领区域经济新篇章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民族风情的盛宴
- • 梅江区试点老旧小区物业费政府补贴机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生,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乡村青少年足球联赛火热开赛,点燃体育新生代激情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古窑遗址再添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佐证
- • 梅州首届客家非遗艺术节盛大启幕,百项传统技艺集中亮相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签约核心装备制造商,共筑绿色能源新篇章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盛大启幕,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一场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梅州农业科技贡献率突破65%,领跑全省山区市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市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十条精品养生路线引领休闲养生新潮流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州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盛大启用,年销售目标突破十亿!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人民币拍出,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工业上楼”试点启动,破解山区土地制约难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突破8000万度
- • 梅州“红色记忆”VR体验馆开馆,数字化再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平远县曼陀山庄:紫色花海与网红打卡地的浪漫邂逅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榜单,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辉煌历程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倾力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圆满举行,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再谱新篇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三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工程,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获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高价成交,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县区航空零部件制造项目:创新驱动,填补省内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