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近日,梅州市荣获国家旅游局批准,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喜讯标志着梅州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传承客家文化、打造文旅新名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梅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此次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不仅是对梅州旅游资源的肯定,更是对梅州未来发展的期许。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旨在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梅州将以此次获批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首先,梅州将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客家精神。梅州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等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客家文化节、客家山歌比赛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风情。
其次,梅州将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梅州将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客家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客家围屋游、客家美食游、客家民俗游等。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再次,梅州将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梅州将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红色等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兴业态。通过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梅州旅游的竞争力。
此外,梅州还将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城市知名度。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梅州旅游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梅州、走进梅州。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形成旅游发展合力。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梅州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梅州将以此次获批为契机,紧紧围绕“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的目标,努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
展望未来,梅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将有力推动梅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助力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梅州必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客家文旅新名片,为世界展示梅州之美。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正式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成热门,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粤港澳青少年研学基地在梅县区挂牌成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探寻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客家传统米程成年轻人口袋零食新宠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梅县雁洋镇叶帅故里举办红色文化节,客家山歌剧首演精彩纷呈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客家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梅州古村活化新实践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航天专家荣获表彰,助力中国空间站建设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全覆盖分红成果显著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上线,助力10万老年人安享晚年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盛宴: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体验
- • 平远县东石镇花生油压榨技艺申遗成功,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打造美食新地标
- • 韩江流域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水产年产量突破8万吨,绿色生态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圆满落幕,传承红色基因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化新地标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对接
- • 客家传统民俗文化节荣登全国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榜单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平远县脐橙文化节:融合非遗展演,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县区雁洋镇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梅州大埔青花瓷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传承与创新共绘陶瓷艺术新篇章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 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梅州村级物流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 • 梅县区乡村民宿集群助力脱贫攻坚,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共致富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东南亚巡演绽放中华文化魅力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 • 平远县深入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兴宁市水口镇刘氏总祠:客家宗族文化的建筑艺术探秘
- • 兴宁市创新教育模式,义务教育阶段“弹性作业”制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达到75%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梅州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引领果蔬产量新高峰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获金鸡奖提名,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蕉岭县倾力实施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硕果累累,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