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 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民间传统习俗的集中体现。在广东省平远县仁居镇,端午节期间举办的药市活动,更是将这一传统习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百草飘香,药香四溢,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开市,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更让这一千年的医俗得以传承。
仁居镇位于平远县东南部,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草药的传统。端午时节,正值草药生长旺盛之际,仁居镇的药市便应运而生。今年的端午药市,于6月3日正式开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药农、药商以及众多游客。
药市上,各式各样的草药琳琅满目。从常见的金银花、菊花、枸杞到珍贵的冬虫夏草、人参、鹿茸,应有尽有。药农们将一株株精心挑选的草药摊开在摊位上,等待着顾客的挑选。药香四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草药世界。
在药市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传承千年的医俗。草药摊位旁,一些老药农正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各种草药的功效和用途。他们讲述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医术,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草药叫做‘七叶一枝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有很好的效果。”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药农指着摊位上的一株草药,向游客详细讲解。
在药市中,游客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草药,还可以亲身体验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一些游客在药农的指导下,亲自采摘草药,感受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这里的草药品种真多,而且价格也很实惠。这次来药市,不仅买到了需要的草药,还学到了很多中医药知识。”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
据了解,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在唐朝时期,仁居镇就有人开始种植草药,并逐渐形成了药市。经过千年的传承,这一传统习俗得以发扬光大。
如今,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在药市中,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草药,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
端午节期间,平远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这一传统习俗的传承,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仁居镇的端午药市将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再攀高峰,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合作意向达成32项,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兴宁罗岗镇柿子节盛大开幕,农耕文化体验受热捧
- • 蕉岭县皇佑笔林场:徒步露营,探秘原始森林氧吧
- • 梅州首届客家非遗艺术节盛大启幕,百项传统技艺集中亮相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覆盖30所小学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热血传奇新区开服:经典重启,王者再临
- • 蕉岭县“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引资超2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数字农业云平台助力农产品精准营销,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梅州全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文化薪火
- • 梅江区全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 • 兴宁市全面启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孵化青年创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特色小镇开发:港澳资本注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打造粤东经济新引擎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关注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神光山: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千年对话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承匠心
- • 梅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平远县林下经济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梅州启动“院士故里行”活动,百名学子对话科学大家
- • 梅县区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筑牢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客家古法榨油技艺数字化复原项目圆满通过验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翻倍再创新高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蓬勃发展,入驻企业突破30家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五华县中医院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新标杆
- • 梅州客家山歌:穿越时空的非遗魅力走进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 • 梅县区雁洋镇成功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农业新篇章:智能大棚助力蔬菜产量增三成
- • 梅州盛启全球客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平远县仁居古镇:红色记忆与明清老街的时光漫步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大埔县湖寮镇“银发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一元爱心餐温暖人心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兴宁石马镇古民居焕新颜,客家建筑群成为文旅新地标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引爆旅游市场新热点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隆文镇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万亩竹林年创生态收益百万元
- • “客家传统七层糕”焕新成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引领潮流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试点“校园农场”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增长3倍,开启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助力教育发展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打造安全、便捷的教育环境
- • 梅州吹响“客都森林城市”建设号角,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生态宜居
- • 五华县深入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