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近日,我国广东省梅州市举行了一场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正式在梅州落成。与此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也同步开放,旨在传承和弘扬陈宜禧先生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百年铁路精神。
陈宜禧先生,字子修,广东潮州人,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和实业家。他一生致力于铁路事业,为我国铁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潮汕铁路是我国首条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铁路,它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潮汕地区的交通状况,更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标志着梅州市对这位铁路先驱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铜像高约3米,立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潮汕铁路纪念馆广场,铜像基座上刻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简介,以及潮汕铁路的历史背景。
在铜像落成仪式上,梅州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出席,向陈宜禧先生铜像敬献花篮,表达了对陈宜禧先生的敬意。同时,还举行了潮汕铁路纪念馆揭牌仪式,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陈宜禧先生的铁路精神。
此次同步开放的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以潮汕铁路为主题,分为历史文化区、休闲体验区、科普教育区等三大区域。公园内,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百年前潮汕铁路的历史风貌,了解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奋斗历程。
历史文化区以潮汕铁路的历史为背景,展示了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生平事迹、潮汕铁路的建成历程以及百年铁路的发展历程。休闲体验区则通过模拟铁路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乘坐火车的感觉。科普教育区则以互动式展览,普及铁路知识,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增长见识。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为梅州市增添了一处新的文化景观,更为传承和弘扬百年铁路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奋斗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梅州市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缅怀,更是对百年铁路精神的传承。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梅州五华鱼生荣登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幕,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畅销全国
- • 大埔高陂镇堤防达标加固完工,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筑牢安全防线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引领绿色生态产业链建设新篇章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梅州首创“美食+光伏”生态农场,种养烹一体化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兴宁市积极推进县域高中托管帮扶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魅力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传承再获国际认可
- • 世界客家文化大使郑小瑛回乡指挥《客家魂》交响音乐会,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丰顺县勇立潮头,打造粤东首个县级教育大数据中心
- • 梅州客家糯米糍空降直播间,五分钟售罄三万盒,传统美食新零售模式再掀热潮
- • 隆文镇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万亩竹林年创生态收益百万元
- • 平远县八尺镇客家娘酒产业园盛大开园,传统酿造工艺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再掀热潮
- • 航天院士梁思礼祖居变身航天科普馆,长征火箭模型亮相展翅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之地
- • 平远仁居镇明清古驿道遗址惊现,红色文旅长廊建设蓄势待发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便捷出行新选择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打造安全、便捷的教育环境
- • 蕉岭县数字农业云平台助力农产品精准营销,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松口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大埔县:砥砺前行,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精彩绽放,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梅州盛启全球客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 • 梅江区创新举措,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实现学位动态监测
- • 梅州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盛大开工,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 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一键呼叫”功能,助力老年人生活无忧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发展
- • 蕉岭县丘逢甲故居:追寻爱国诗人的历史足迹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打造全域旅游新标杆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与珠三角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共育高素质技术人才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风采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传承千年茶文化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梅州创新扶贫人才驿站:引进2000名专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翻倍
- • 大埔西岩山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1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岐岭镇“烧塔”民俗引围观,七层火塔照夜空
- • 梅州市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榜单,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焕发新生
- • 第五届客家美食节盛大开幕,百种粄食现场比拼精彩纷呈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五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园区”称号,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蕉岭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揭牌,为孩子们筑起爱的港湾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