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近日,我国某知名高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这一活动旨在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体验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老鼠粄,又称“老鼠糍”,是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美食,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花生、芝麻、红糖等食材,口感香甜,寓意吉祥。为了让这一传统美食得以传承,该校特举办此次“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活动。
活动现场,校园内摆满了制作老鼠粄的原料和工具。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参与到制作老鼠粄的过程中。他们有的揉糯米粉,有的拌馅料,有的包制,有的蒸煮,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认真学习制作老鼠粄的每一个步骤。他们从揉糯米粉开始,将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包入花生、芝麻、红糖等馅料,最后将面团捏成老鼠形状。虽然初学者们手法略显生疏,但每个人都乐在其中,享受着制作美食的乐趣。
经过一番努力,学生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看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老鼠,他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随后,学生们将制作好的老鼠粄放入蒸锅中,等待蒸熟。蒸熟的老鼠粄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品尝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老鼠粄。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会了制作传统美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有的学生表示:“以前只知道吃,现在知道了做,感觉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近。”
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此类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通过美食这一载体,让学生们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增强民族自豪感。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活动,不仅让传统美食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广大师生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加入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让这份美食和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 丰顺县埔寨镇火龙文化主题民宿集群建成,年接待游客超10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引领县域高端文旅新篇章
- • 梅江区“非遗扶贫工坊”: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之道
- • 梅州华侨回乡投资热情高涨,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梅州农业科技贡献率突破65%,领跑全省山区市
- • 丰顺县高山茶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成功引进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儿科医学瑰宝
- • 梅州1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中小企业腾飞,共筑发展新篇章
- • 华侨试验区梅州片区引资超8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秘密历程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基地投产,年消化原料超5000吨,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科技赋能,亩产增收20%新篇章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吹响乡村振兴号角,启动“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正式上线,远程问诊全覆盖助力健康服务升级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文化完整保存的珍贵见证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推出“柚农贷”助力柚农发展,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新政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超5亿元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五华县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全民健康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梅州平远县脐橙产业助力出口创汇,引领整村脱贫致富新篇章
- • 平远仁居镇明清古驿道遗址惊现,红色文旅长廊建设蓄势待发
- • 梅州科技创新企业迎来重大利好: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平远县荣获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新改建公路38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再获认可,列入华南师大研究生课程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助力亩产增收20%,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屋群: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 千年古榕树数字化守护: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
- • 平远仁居镇焕新颜:明清古驿道遗址发现,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建成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认证,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体验民俗风情
- • 梅县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成功签约外资项目,助力产业升级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温暖人心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 留守妇女巧手制艾粄,年入二十万元成为致富新榜样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上一举夺魁,斩获3金2银创佳绩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再就业
- • 蕉岭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揭牌,为孩子们筑起爱的港湾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全面开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梅江区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协作示范区,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梅县区与华南师范大学携手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数学家李国平故居焕新颜,“数学魔法屋”开启沉浸式数理之美体验之旅
- • 梅州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50%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企业成本降低20%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共筑方言保护新篇章》
- • 梅州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资超过50亿元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投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 梅州全面推进“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县雁洋镇叶帅故里举办红色文化节,客家山歌剧首演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