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承千年民俗风情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和糍粑的香气中,飘香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民俗风情。
“十月朝”糍粑节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南征时,曾途经径南镇,品尝了当地的糍粑,对其美味赞不绝口。自此,糍粑便成为了径南镇的象征,而“十月朝”糍粑节也就应运而生。
在“十月朝”这一天,径南镇的居民们会早早地开始准备,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糍粑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首先要将糯米浸泡、磨成浆,然后加入适量的糖、芝麻、花生等馅料,最后将糯米浆包裹在竹叶上,放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糍粑香气扑鼻,口感软糯,深受人们喜爱。
上午,径南镇的大街小巷便弥漫着糍粑的香气。居民们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糍粑,摆放在街头巷尾,供过往行人品尝。此时,你若走进径南镇,便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街头巷尾,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糍粑的美味,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下午,糍粑节的重头戏——糍粑比赛正式开始。比赛现场,参赛者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独特的糍粑制作技艺。评委们根据糍粑的外观、口感、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最佳糍粑奖。观众们则热情地为参赛者们加油鼓劲,现场气氛热烈。
此外,糍粑节期间,径南镇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舞狮、舞龙、戏曲表演等,让游客们在品尝糍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传承了千年民俗风情,更是展示了径南镇人民的勤劳智慧。如今,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也不断创新发展。当地政府积极推动糍粑产业升级,培育糍粑品牌,将糍粑制作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糍粑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还鼓励当地居民将糍粑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这一传统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不仅飘香十里,更传承了千年民俗风情。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节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成为展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展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兴宁市积极推进县域高中托管帮扶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的珍贵见证》
- • 梅县区程江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智慧化康养服务引领新时代养老潮流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崛起:亿元产业集群助力扶贫攻坚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客家传统‘算盘子’惊艳全球,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
- • 粤闽赣边区首个村级跨境电商站落户松源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市教育局重磅推出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音乐会”成青年文化新地标
- • 全域土地整治激活乡村空间,新增耕地超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助力跨省联动发展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的绿色引擎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平远县油茶产业深加工链条延伸,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0%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州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茶香盛宴
- • 梅州农村村村通5G工程竣工,迈入数字新时代
- • 兴宁版画绽放时代光彩: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焕发新生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
- • 大埔县湖寮镇“银发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一元爱心餐,温暖冬日人心
- • 五华县乡村快递网点助力农产品上行,畅通乡村振兴之路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圆满成功,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兴宁市全面启动初中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乡贤+”模式,引资超百亿反哺家乡建设
- • 大埔县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梅州开启茶叶保险新篇章: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客家传统萝卜丸焕新升级,空气炸锅制作网红美食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助力家乡科普教育发展
- • 梅州实施“扶贫数字基建”战略,实现行政村5G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试点“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模式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 • 南口镇智慧渔场正式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 • 梅州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善
- • 丰顺县成立首个职业教育产业学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华侨回乡投资热情高涨,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梅县区雁洋镇乡村人才驿站正式启用,百名专家结对助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重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涌现创意非遗作品,传承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探寻明代古塔,感受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养生新名片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五华县转水镇“热矿泥客家养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传承客家养生智慧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为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保驾护航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产品溯源全覆盖,保障食品安全新篇章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实现高效灌溉
- • 平远差干镇:童子扮古演绎忠孝传奇,巡游活动再现地方文化风采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 • 刁坊镇智慧果园启用AI巡检系统,水果优质率显著提升40%
- • 丰顺县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古老仪式
- • 大埔县湖寮镇“银发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一元爱心餐温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