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近日,梅州市农业部门传来喜讯,梅州率先在全省建成最大规模的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5%,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近年来,梅州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丝苗米产业,致力于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丝苗米品牌。此次建成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标志着梅州市在丝苗米产业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该育种基地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达1亿元。基地采用现代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和设备,致力于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丝苗米新品种。目前,基地已成功培育出多个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超过95%,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梅州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丝苗米育种基地是梅州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地的建成,将有助于提高丝苗米品种的良种覆盖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同时,基地还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周边地区丝苗米产业发展。
在丝苗米育种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梅州市充分依托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育种技术。此外,基地还与当地农民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共同参与丝苗米产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市在丝苗米育种基地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基地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技术,确保丝苗米品质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此外,基地还积极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随着丝苗米育种基地的建成和良种覆盖率的提高,梅州市丝苗米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优质丝苗米的供应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丝苗米产业将成为梅州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对丝苗米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更多优质丝苗米品种;另一方面,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梅州丝苗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梅州市还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让梅州丝苗米香飘四海。
总之,梅州市率先建成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标志着梅州市在丝苗米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梅州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丝苗米产业迈向更高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闪耀国际博览会,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航天院士梁思礼祖居变身航天科普馆,长征火箭模型亮相展翅
- • 梅州出台重磅政策,最高补贴80万元吸引高层次教育人才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蕉岭县丘逢甲故居:追寻爱国诗人的历史足迹
- • 梅州蕉岭县荣获“全国扶贫资产管理创新示范基地”称号,谱写扶贫新篇章
- • 蕉岭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教育主题公园,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梅州与暨南大学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共谱文化传承新篇章
- • 梅州全面铺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肉鸽养殖项目助力整村脱贫致富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承民俗文化
- • 丰顺县华侨资源联动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智慧医疗产业园加速发展,成功引进三家上市公司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梅州“双碳”产业示范园盛大启动,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华南师大携手梅州,共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大埔县双溪镇“明代海丝瓷路文化特展”对外开放,传承历史韵味
- • 梅县区强化“扶贫法律援助”,全力保障群众权益
- • 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十里荷塘映客家,田园交响曲飘香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文化魅力
- • 梅州聚力招商引资,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 • 南口镇智慧渔场正式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梅县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 • 《岭南水经》数字活化: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手绘地图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市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僵尸企业”清理行动,盘活工业用地千亩
- • 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助力,千名青年返乡创业潮涌动
- • 平远县仁居古镇: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与明清老街的时光漫步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舞的乐章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产业再创辉煌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签约日韩企业,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榜单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乡村风采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共筑传统技艺传承之路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绿色经济迈向新篇章
- • 蓝坊镇废弃矿区焕发生机:生态修复完成,新增耕地800亩种旱稻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梅江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贫困老人筑梦脱贫之路
- • 梅州实施“扶贫成果展播工程”记录乡村振兴路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传统美食与健康养生完美融合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丰硕,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兴宁市扶贫刺绣工坊助力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助力粤东教育发展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梅州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梅州科技孵化器集群助力发展,成功吸引32家高新企业入驻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州创新举措,农户可通过“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出售生态效益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推出“柚农贷”助力柚农发展,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展现教育新篇章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