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一处激发爱国热情、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三河坝战役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我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这场战役虽然最终失利,但英勇的红军战士们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纪念园占地约300亩,分为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广场等几个部分。走进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革命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三河坝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陵园庄严肃穆,绿树成荫,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英勇事迹。
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三河坝战役的全过程。馆内分为“起义准备”、“战役经过”、“英勇牺牲”、“革命精神”等几个部分,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展示,使游客们能够深入了解这场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经过以及英勇烈士们的感人事迹。
纪念碑矗立在陵园中央,高约30米,上面镌刻着“三河坝战役纪念碑”七个大字,以及战役简介。纪念碑庄重肃穆,成为游客们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
广场位于纪念馆前,是游客们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红军战士雕塑,手持枪支,目光坚定,象征着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
作为红色旅游胜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许多学校、企事业单位也纷纷组织学生、员工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三河坝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战斗经过,更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此外,纪念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如红色故事会、红色歌曲演唱会、红色摄影展等,让游客在参观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总之,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是我国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片红色土地,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梅州兴宁再获中央财政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启动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生,开启特殊教育新篇章
- • 客家阿妈厨房故事:一碗姜糖鸡蛋的温情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引领县域高端文旅新篇章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开启辐射三所成员校的全新教育篇章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 梅州柚产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迎来50家签约入驻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横陂镇发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武术文化添新证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助力绿色健康产业发展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传统与健康生活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黄粄保质期延长创新之路
- • 五华县提线木偶戏非遗展演走进乡村,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助力海外文物史料征集之旅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实现35%的显著增长
- • 梅州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 助推脱贫成果巩固
- • 梅州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顺利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梅州综合保税区签约12个重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谋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荣登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古建智慧
- • 梅州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善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成效显著,单位能耗下降35%
- • 客家娘酒冰淇淋横空出世,年轻消费者排队打卡,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梅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文化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家族文化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实地解码
- • 梅州“人才新政20条”助力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显著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路,提升群众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梅县区乡村民宿集群助力脱贫攻坚,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共致富
- • 梅州丰顺县扶贫单丛茶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潮汕地区交通网络再升级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跃升至万亩,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梅州智慧水务系统成功上线,全域监测助力水资源管理升级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丰顺县全面推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守护生命起点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 • 蓝坊镇废弃矿区焕发生机:生态修复完成,新增耕地800亩种旱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