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承民俗文化
元宵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充满喜庆与祥和的日子里,大埔县湖寮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龙珠灯”巡游活动,点亮了元宵夜的灯火辉煌,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
湖寮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元宵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湖寮镇一直保持着独特的庆祝方式——龙珠灯巡游。今年的龙珠灯巡游活动于元宵佳节之夜盛大举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活动现场,一条长达百米的巨龙蜿蜒而过,龙珠灯在夜空中熠熠生辉。这条巨龙由当地民间艺术家精心制作,色彩斑斓,栩栩如生。龙珠灯巡游队伍中,还有各式各样的彩灯、花灯,如凤凰、狮子、鲤鱼等,形态各异,美不胜收。
随着巡游队伍的到来,湖寮镇的街头巷尾顿时热闹非凡。居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巡游队伍所到之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壮观。
湖寮镇龙珠灯巡游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种庆祝元宵节的方式,更是湖寮镇民间文化的传承。据当地老人介绍,龙珠灯巡游起源于明朝,当时湖寮镇有一位名叫陈龙珠的富商,他为了祈求家人平安,特意制作了一盏龙珠灯,并组织了一次盛大的巡游活动。从此,这一习俗便在湖寮镇流传下来。
在巡游过程中,龙珠灯队伍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这些表演既展示了湖寮镇民间艺术的魅力,又传递了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此外,巡游队伍还会向沿途的居民派发糖果、花生等小礼品,寓意着祝福大家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幸福安康。
元宵夜,湖寮镇的龙珠灯巡游活动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促进了湖寮镇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纷纷感叹:“湖寮镇的元宵节真是太美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湖寮镇的龙珠灯巡游活动也在不断创新。今年,主办方特意邀请了知名艺术家参与龙珠灯的制作,使得龙珠灯更加精美绝伦。同时,巡游队伍还增加了无人机表演、激光秀等现代元素,让这一传统民俗活动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之,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还展示了湖寮镇独特的地域特色。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元宵夜,湖寮镇的龙珠灯巡游活动再次绽放光彩!
- • 兴宁市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已达30家
- • 音乐大师张雁虹交响诗《客都赋》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华彩乐章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共进,开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新篇章
- • 五华县龙村镇益塘水库:湖心岛垂钓与生态渔乐全攻略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助力灵活就业
- • 梅州实施“扶贫车间星级评定”激发发展活力
- • 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梅州林菌套种创新模式,林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 • 平远县吹响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号角,共筑智慧教育新篇章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文化魅力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再创新高,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的舆论力量》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成新潮流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梅州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盛大启用,年销售目标突破十亿!
- • 梅州智慧医疗产业园再迎新篇章:三家上市公司成功入驻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开通,助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产品溯源全覆盖,守护食品安全新篇章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红军无线电专家刘澄清文物展揭幕:中央苏区通信秘史展现在世人面前
- • 梅州大埔县启动“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崛起:亿元产业集群助力扶贫攻坚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香焕发新活力
- • 梅州首创“农业管家”服务模式,托管耕地超3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共享农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正式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腾飞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农增收效益翻番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擂茶拿铁惊艳亮相上海咖啡节,非遗跨界引发热议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文化底蕴
- • 《日本国志》手稿: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的珍贵文献迎来高科技修复之旅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 • 梅江区全面启动电动车充电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蕉岭县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全民健康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客都稻米文化博物馆盛大开馆,千年农耕文明璀璨重现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州生态补偿权交易平台正式启动运营,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柚农贷专项贷款发放超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吹响新能源企业入驻号角,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举措: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大埔高陂镇堤防达标加固完工,防洪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筑牢安全防线
- • 蕉岭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教育主题公园,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州市荣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教育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