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全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保护行动,旨在传承和弘扬生态文明,打造绿色生态名片。近日,梅州市更是创新性地建立了古树名木电子身份档案,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许多珍贵的古树名木,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绿色遗产,梅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梅州市古树名木保护行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摸底调查。梅州市林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详细记录了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等信息,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
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梅州市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市民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实施科学保护。针对不同类型的古树名木,梅州市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如对濒危古树实施抢救性保护、对生长环境恶劣的古树进行迁移等,确保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四是建立电子身份档案。为更好地管理古树名木,梅州市创新性地建立了古树名木电子身份档案,将古树名木的详细信息录入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电子档案包括古树名木的品种、树龄、生长状况、保护措施等内容,便于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为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加强执法监管。梅州市林业部门加大对破坏古树名木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砍伐、盗伐古树名木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确保古树名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一系列保护行动,梅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梅州市已成功建立了古树名木电子身份档案,实现了对古树名木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在全市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提高,为梅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不断完善保护机制,加强科技支撑,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市的古树名木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绿色遗产。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国家级南药扶贫产业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学生返乡创业,短视频助力客家炸芋丸走向全国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成果显著,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屋音乐节魅力四射,年轻游客蜂拥而至创历史新高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共筑教育未来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千年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客家药膳食材种植基地成功通过GAP认证,引领绿色健康新潮流
- • 梅州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展现文化传承新活力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开学,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篇章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助力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管理效率提升40%
- • 央视记者探访梅州客家围龙屋千人盆菜宴:传承与创新中的客家文化盛宴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验收,助力孵化企业45家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投运,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平远县多措并举,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加速融入大湾区,半年签约项目投资额超300亿,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走进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堂:传承与创新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走进传统美食的神秘世界
- • 五华县新建足球小镇主体工程圆满完工,助力足球运动普及与发展
- • 大埔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荣登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梅州兴宁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兴宁市多措并举,强化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工作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新发展
- • 梅州特色农产品惊艳亮相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展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平远县石墨深加工技术突破,获国家专利,产值实现惊人增长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梅江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助力生态扶贫,共建绿色家园
- • 蕉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荣膺省级绿色示范基地,绿色经济再上新台阶
- • 大埔县泰安楼:客家土楼的建筑智慧与历史印记
- • 平远县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文化魅力绽放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圆满完成,为学生营造温馨家园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梅州青少年宫新馆盛大启用,50余个特色兴趣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梅县区丝苗米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红色研学路线助力老区经济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脐橙文化节:融合非遗展演,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五华县“智慧水利”项目荣登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榜单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梅州农村三产融合示范园顺利通过验收,助力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 • 梅县区隆文镇启动“古法造纸活态传承工程”: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增长35%,开启智慧商贸新篇章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创科技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 • 梅州创新“扶贫生态银行”:绿色资产变现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筑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县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