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近日,我国广东省梅州市举行了一场隆重而庄严的仪式,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正式在梅州落成。与此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也同步开放,旨在传承和弘扬陈宜禧先生为我国铁路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百年铁路精神。
陈宜禧先生,字子修,广东潮州人,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和实业家。他一生致力于铁路事业,为我国铁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潮汕铁路是我国首条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铁路,它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潮汕地区的交通状况,更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标志着梅州市对这位铁路先驱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铜像高约3米,立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潮汕铁路纪念馆广场,铜像基座上刻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简介,以及潮汕铁路的历史背景。
在铜像落成仪式上,梅州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出席,向陈宜禧先生铜像敬献花篮,表达了对陈宜禧先生的敬意。同时,还举行了潮汕铁路纪念馆揭牌仪式,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陈宜禧先生的铁路精神。
此次同步开放的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以潮汕铁路为主题,分为历史文化区、休闲体验区、科普教育区等三大区域。公园内,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百年前潮汕铁路的历史风貌,了解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奋斗历程。
历史文化区以潮汕铁路的历史为背景,展示了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生平事迹、潮汕铁路的建成历程以及百年铁路的发展历程。休闲体验区则通过模拟铁路场景,让游客亲身体验乘坐火车的感觉。科普教育区则以互动式展览,普及铁路知识,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增长见识。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为梅州市增添了一处新的文化景观,更为传承和弘扬百年铁路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奋斗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梅州市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等铁路先驱的缅怀,更是对百年铁路精神的传承。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这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正式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
- • 梅州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茶香盛宴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
- • 梅县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迎来新里程碑:入驻企业已达30家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五华县华城镇教育强镇建设圆满收官,新建三所标准化学校助力教育腾飞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启用,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美丽瞬间,共筑文化记忆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兴宁市试点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保障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统民俗魅力独具
- • 梅州聚力招商引资,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风采
- • 平远县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扶贫信息透明化,共筑美好未来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创新高,提升40%
- • 梅州首家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三十道客家菜速冻出口,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大埔花萼楼中元节民俗展演:客家建筑智慧引惊叹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南磜镇成功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在巴黎中国文化周惊艳亮相,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成立,探索生态补偿新机制
- • 梅州市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僵尸企业”清理行动,盘活工业用地千亩
- • 梅州实施“扶贫助学”计划,助力3.2万寒门学子圆梦未来
- • 梅州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通车,闽粤两省交通动脉再升级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瓷艺新篇章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万人就业,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梅县区打造“无证明城市”: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丰顺县华侨资源联动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文化传承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潮汕地区交通网络再升级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
- • 梅县区水车镇盛大启幕“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文化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之路上的新探索
- • 梅州丰顺县马图村红色茶旅扶贫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柚产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