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共育未来美好明天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家校共育工作,积极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近日,平远县开展了“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家校共育工作,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次评选活动由平远县教育局主办,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活动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县各中小学的积极响应,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评选出了10所“家校共育”示范校。
评选过程中,评委们严格按照评选标准,从家校共育工作机制、家校活动开展情况、家校沟通渠道、家校合作成果等方面对参评学校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的示范校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
一是建立健全家校共育工作机制。示范校普遍建立了家校共育领导小组,明确了家校共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形成了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开展家校活动。示范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三是拓宽家校沟通渠道。示范校充分利用电话、微信、短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教学动态,确保家校信息畅通。
四是家校合作成果显著。示范校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评选出的“家校共育”示范校为全县中小学树立了榜样,为进一步推动家校共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活动结束后,平远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据了解,平远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对家校共育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以下措施推动家校共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家校共育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家长和教师充分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完善家校共育工作机制,确保家校共育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家校共育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三是丰富家校活动形式,促进家校互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四是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育人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的圆满落幕,标志着该县家校共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平远县将继续深化家校共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新高峰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幕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占比提升,全面培养新时代人才
- • 平远县八尺镇酒乡文化园:探寻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舌尖之旅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江区西阳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全覆盖,生态乡村建设获省级表彰
- • 五华县首次举办县域教育发展论坛,共谋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再创新高,成功提升至75%
- • 村村有足球场,体育振兴成乡村发展新引擎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 • 梅州梅江区构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成功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格局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留守妇女巧手制艾粄,年入二十万元成为致富新榜样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改善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实施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助力农民工权益保障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交流新篇章
- • 梅县区雁洋镇乡村人才驿站正式启用,百名专家结对助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 • 梅州经开区积极引进新能源项目,助力绿色产业升级
- • 梅州设立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丰顺县打造国家级南药扶贫产业示范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创教育新篇章
- • 梅县区程江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智慧化康养服务引领新时代养老潮流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走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梅县区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应对极端天气挑战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关键步伐
- • 五华采茶戏《长乐故事》荣登全国地方戏展演舞台,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坛节:飘香四溢,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梅江区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5G网络覆盖率高达95%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广福镇智慧大棚助力“四季哈密瓜”,亩产增收2万元,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缓解基层医疗压力的新举措”
- • 《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条例出台,守护乡愁记忆,留住客乡韵味》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新引擎
- • 梅州创新举措,人才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新篇章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共筑“客家文化专列”旅游新篇章
- • 梅州华侨之乡再发力,签约侨资项目18个,共谋合作新篇章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引领未来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情与关怀
- • 五华县安流镇东礼大桥通车,破解10万群众出行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启幕,AI价格监测系统引领行业新风尚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穿越时光的怀旧之旅,感受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和谐共鸣
- • 梅县区启动困难家庭大学生学费全额补助计划,助力学子圆梦校园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 五华县乡村快递网点助力农产品上行,畅通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年减碳量达百万吨级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破亿元,绿色金融助力区域发展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谜
- • 梅江区客家围龙屋“转火”仪式再现古礼,传承客家文化精髓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生活指数再创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