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承千年民俗风情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和糍粑的香气中,飘香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民俗风情。
“十月朝”糍粑节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南征时,曾途经径南镇,品尝了当地的糍粑,对其美味赞不绝口。自此,糍粑便成为了径南镇的象征,而“十月朝”糍粑节也就应运而生。
在“十月朝”这一天,径南镇的居民们会早早地开始准备,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糍粑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首先要将糯米浸泡、磨成浆,然后加入适量的糖、芝麻、花生等馅料,最后将糯米浆包裹在竹叶上,放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糍粑香气扑鼻,口感软糯,深受人们喜爱。
上午,径南镇的大街小巷便弥漫着糍粑的香气。居民们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糍粑,摆放在街头巷尾,供过往行人品尝。此时,你若走进径南镇,便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街头巷尾,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糍粑的美味,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下午,糍粑节的重头戏——糍粑比赛正式开始。比赛现场,参赛者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独特的糍粑制作技艺。评委们根据糍粑的外观、口感、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最佳糍粑奖。观众们则热情地为参赛者们加油鼓劲,现场气氛热烈。
此外,糍粑节期间,径南镇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舞狮、舞龙、戏曲表演等,让游客们在品尝糍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传承了千年民俗风情,更是展示了径南镇人民的勤劳智慧。如今,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也不断创新发展。当地政府积极推动糍粑产业升级,培育糍粑品牌,将糍粑制作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糍粑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还鼓励当地居民将糍粑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这一传统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不仅飘香十里,更传承了千年民俗风情。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节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成为展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梅州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传承千年客家文化迈向世界舞台
- • 五华县红色研学路线助力老区经济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发力,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菜扣肉馅包子:传统美食新吃法,风靡早餐界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培育千名专业厨师,传承与创新客家美食文化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风情盛宴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丰顺县龙鲸河漂流:夏日激流勇进,畅享清凉盛宴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铸就未来
- • 梅州经开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梅州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创历史新高
- • 蕉岭县镇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市绿肺中的休闲步道指南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八尺镇“酿豆腐”争霸赛:一场弘扬饮食文化的盛宴
- • 梅州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乡贤理事会显成效,梅州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新引擎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感受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大引进诺贝尔奖团队,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建桥镇“乡村云诊所”上线,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开学盛事
- • 大埔县百侯古镇重现明清婚俗,“六礼”仪式引游客驻足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腌面酱料工业化生产,助力海外中餐馆标准化输出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
- • 蕉岭三圳镇“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丰顺县消费扶贫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拓宽销路
- • 民国报业巨子陈炯明新闻思想研究论坛盛大召开,10万字研究成果精彩发布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焕发新活力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家国情怀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引爆旅游市场新热点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突破万吨大关,引领传统酿造产业转型升级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成功举办,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金柚首次进军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盛装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客家传统米浆糕变身文创伴手礼,月销十万盒,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平远县脐橙文化节:融合非遗展演,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新篇章
- • 兴宁市全面启动初中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梅江区长沙镇复现“敬祖尝新”礼 稻作文化活态传承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 • 丰顺留隍镇古民居修缮完成,潮客文化博览馆盛大开放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县区与深圳名校缔结教育帮扶联盟,共育未来精英
- • 丰顺潭江镇畲族凤凰装复原成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的温暖港湾
- • 梅州校园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打卡热点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展现客家风情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展现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筑牢学生生命安全防线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新设华侨经济合作试验区,助力海外客商返乡投资新篇章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