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近日,我国首条民营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在梅州市隆重落成,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也同步对外开放。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卓越贡献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
陈宜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建设者,被誉为“中国民营铁路之父”。他于19世纪末投身于铁路建设事业,历经艰辛,成功缔造了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铜像落成仪式在梅州市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瞻仰。铜像高约3米,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陈宜禧先生的英姿。铜像背后,是一座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铁路主题公园内,还设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馆,详细介绍了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潮汕铁路的建设历程。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陈宜禧先生的伟大贡献。
梅州市委书记在落成仪式上表示,陈宜禧先生是我国铁路事业的先驱,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陈宜禧先生,就是要传承他的精神,继续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这座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亿元。公园以陈宜禧先生的潮汕铁路为原型,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铁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铁路合作,我国铁路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世界舞台。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弘扬陈宜禧先生的精神,传承铁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陈宜禧先生的拼搏精神,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是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同为我国铁路事业的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间尽享荔枝采摘田园乐趣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程江镇红色研学基地揭牌,古驿道变身沉浸式党史课堂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精准帮扶全覆盖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梅州松口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农村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荣膺“世界长寿乡”,揭秘养生密码背后的神奇力量
- • 梅州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盛大开工,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启动,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 • 梅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前置仓,助力6小时直达,共筑美好生活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我国“撂荒地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复耕面积突破十万亩
- • 最新版本逆袭:传奇系列如何用情怀与创新重塑MMORPG黄金时代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家国情怀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 梅县区倾力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丰顺龙岗镇揭秘清代“马图茶”文献:茶道文化溯源之旅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一场融合赏花与民俗体验的盛宴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所中小学荣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助力区域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焕发新生
- • 丰顺潭江镇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单丛茶产业再攀高峰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世界客商中心落成助力梅州招商,开启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成投资热点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梅州市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圆满落幕,激发创新潜能,培育未来人才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挑战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平远脐橙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入选省级非遗,添丁文化传承焕新颜
- • 梅州金柚开启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传统小吃萝卜丸,逆袭成为健身代餐新宠
- • 广东梅州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助力15万农村学子圆梦未来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饮食文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