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梅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盘活资产、增加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目标,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梅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圆满完成,盘活资产超过50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梅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自2017年启动以来,历时三年,共涉及全市12个县(市、区)的近6000个村(社区)。改革过程中,梅州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不明、权能不完整、流转不顺畅等问题,通过清产核资、界定产权、量化股权、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等措施,实现了农村集体产权的明晰化、股份化、规范化。
一是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梅州市以村为单位,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设施设备、资金等进行了全面清查,明确了集体资产的具体数量、价值和使用情况,为后续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界定产权,明晰权属。针对农村集体产权归属不明的问题,梅州市按照“确权到户、确权到人”的原则,明确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各项权能,确保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量化股权,实现股份化。梅州市根据农村集体资产的实际价值,将集体资产量化为股份,按照农民群众的实际贡献和劳动投入,将股份分配到户,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化。
四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梅州市建立健全了集体资产管理制度,明确了集体资产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等,确保了集体资产的安全、有效利用。
通过改革,梅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得到了有效盘活。据统计,截至目前,梅州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50.2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20万亩,流转收入超过5亿元;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总额达到3.5亿元,同比增长15%。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仅盘活了资产,还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通过改革,农村集体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的增多,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改革过程中,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
总之,梅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梅州市将继续巩固改革成果,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共筑专业化培训新平台
- • 梅州古驿道修复工程启动,千年盐茶古道风貌再现
- • 径南镇古法榨油技艺荣获国家专利,山茶油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五华县积极推动“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助力青少年阅读素养提升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五华县豆腐角:传统美食走出国门,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辉煌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梅州蜜柚月饼创新上市,中秋预售破百万枚,引领中秋美食新潮流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黄槐镇“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喜迎首批游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传奇世界复古中变服震撼开启:重温比奇城热血,首充特惠助力征途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传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梅县区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显著增长,同比增长30%
- • 丰顺潘田镇铁矿石绿色开采项目顺利通过环评审批,助力绿色矿业发展
- • 五华棉洋镇发现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客家情歌,传承民间文化瑰宝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千年传承,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 • 梅州试点“稻鱼共生”生态农业模式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打造家门口的创业乐园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传承千年茶文化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传统传承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花环龙舞动新时代”传统技艺创新展演: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柚农贷专项贷款发放超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创“乡村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专家安居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文旅项目引资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仙人粄:夏日热销的古法熬制解暑良品
- • 梅县区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 平远石正镇“南台舞狮”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悬崖绝技惊艳世人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丰顺县汤坑镇万佛园:千尊佛像与城市绿心的禅意漫步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客家传统七层糕”焕新成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引领潮流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推动客家文化全球传播”
- • 梅州盛启全球客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共筑创新创业梦想
- • 丰顺县龙鲸河漂流:夏日激流勇进,畅享清凉之旅
- • 平远县石墨深加工技术突破,获国家专利,产值实现惊人增长
- • 五华县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出行体验
- • 五华县“智慧水利”项目荣登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榜单
- • 平远县石正镇脐橙丰收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兴宁市危房改造工程圆贫困户安居梦
- • 梅州抢抓大湾区产业转移机遇,半年签约项目投资额突破300亿
- • 五华县开启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公平正义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梅州产城融合示范区迎来世界500强企业签约,共筑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上举相思谷:瀑布群与红豆林的生态秘境之旅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圆满完成,为学生营造温馨家园
- • 梅州设立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助力保障群众权益,谱写新时代法治扶贫新篇章
- •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