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一项名为“积分制”的创新治理模式应运而生,不仅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还让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镇。过去,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村民们的参与度不高,乡村治理面临诸多难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三圳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最终推出了“积分制”这一创新治理模式。
“积分制”的核心在于,村民通过参与乡村治理、改善村容村貌、维护社会治安、关爱邻里等行为,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这样一来,村民们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物质奖励,还能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
为了确保“积分制”的顺利实施,三圳镇制定了详细的积分规则。首先,村民可以通过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植树造林、义务巡逻等公益活动获得积分。其次,村民在家庭美德、邻里互助、关爱老人等方面表现突出,也可以获得积分。此外,村民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素质来增加积分。
在“积分制”的激励下,三圳镇的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村民们纷纷投入到村庄建设中,共同维护村庄的和谐稳定。如今,三圳镇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
“积分制”的推广,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参与乡村治理的乐趣,还让他们认识到了自身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乡村治理,他们不仅获得了物质奖励,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当然,“积分制”的推广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如何让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如何将“积分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三圳镇党委、政府表示,将继续完善“积分制”的相关政策,确保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推广,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创新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称号,再创辉煌!
- • 梅江区全力推进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服务,助力残疾儿童成长
- • 蕉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荣获省级绿色示范基地称号,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娘酒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10亿,助力万人就业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转型
- • 梅州高新区引资50亿打造智造高地,引领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梅州与深圳南山教育集团签订跨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共筑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丰顺县全面推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守护生命起点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魅力古韵焕新颜
- • 平远县石正镇脐橙丰收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 • 平远县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文化魅力绽放
- • 兴宁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共享服务中心落成,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平远八尺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新活力,千名选手共赴奔跑盛宴
- • 《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条例出台,守护乡愁记忆,留住客乡韵味》
- • 梅州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发现,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双重奇观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峰
- • 客都美食新名片:梅州牛肉干跨境电商热销,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发展
- • 梅州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腾飞,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客都渔歌"品牌发布,引领特色水产产业链新潮流
- • 梅县区南口镇举行“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再创新高,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梅州借力大湾区产业溢出,半年内成功落地32个制造业项目
- • 五华县狮雄山秦汉遗址:穿越千年的考古文化探秘之旅
- • 全国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论坛在梅州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共筑绿色健康生活圈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风采
- • 《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条例出台,守护乡村韵味,留住客乡情怀》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助力灵活就业
- • 兴宁市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工业上楼”试点启动,破解山区土地制约难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 • 梅州建成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助力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传承千年陶瓷文化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称号,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 • 梅州建成全省首个扶贫产品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共筑绿色健康生活圈
- • 大埔西岩山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突破1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梅江区西阳镇荣获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称号,乡村旅游再掀热潮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探寻丰顺县建桥镇明代军屯文化遗址: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研学之旅
- • “客家预制菜中央厨房正式投产,日加工农产品突破百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隆文镇启动“古法造纸活态传承工程”: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梅县区畲江镇“古法蓝染技艺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客都渔歌"品牌全新发布,引领特色水产产业链发展新潮流
- • 兴宁坭陂镇智慧渔场启用,工厂化养虾产能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补链强链迈出坚实步伐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申报国家级非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