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再创佳绩: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近日,梅州市在农业保险领域再创佳绩,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这一举措标志着梅州市在农业保险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当地茶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
梅州作为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区,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近年来,梅州市茶叶产业蓬勃发展,茶叶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茶叶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为降低茶农损失,提高茶叶产业抗风险能力,梅州市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
据了解,此次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联合推出。该保险以气象指数作为保险责任,主要包括干旱、暴雨、霜冻等自然灾害,为茶农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保险金额根据茶叶种植面积和保险费率确定,最高可达每亩1000元。
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的推出,为茶农带来了诸多利好。首先,该保险降低了茶农的生产风险,有利于稳定茶叶产量和品质,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其次,保险理赔流程简便快捷,茶农在遭受自然灾害后,可及时获得赔偿,减轻经济损失。最后,该保险的推出有助于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为确保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顺利实施,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向茶农宣传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的优势和理赔流程,提高茶农的参保意识。
二是优化理赔服务。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确保茶农在遭受自然灾害后能及时获得赔偿。
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茶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提供有力保障。
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在梅州的落地,不仅为当地茶农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国其他茶叶产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梅州市将继续深化农业保险改革,创新保险产品,为茶叶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弘扬传统文化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 • 五华棉洋镇发现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客家情歌,传承民间文化瑰宝
- • 五华周江镇龙狮汇演破纪录:188头瑞兽同台献技,盛况空前!
- • 五华县热矿泥浴:探寻天然温泉疗养的独特体验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大放异彩,荣获八金壮我国武术风采
- • 梅州首批“教育世家”评选结果揭晓,20个家庭获表彰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增长60%
- • 梅州生态文旅项目引资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盛大开幕,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开启,共筑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大埔县湖寮镇“银发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一元爱心餐温暖人心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乡镇学校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红色记忆”VR体验馆开馆,数字化再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实施人才回乡计划,千名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 • 梅州智能家居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超预期,产业升级加速进行时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梅江区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 • 梅州深入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群众脱贫致富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州金柚迎来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湾区政务通办专窗开通,200项事项实现跨域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茶产业: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的闪亮明珠
- • 蕉岭县教育扶贫工程:为贫困学子铺就成才路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信仰与文化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客家文化扶贫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物科技园迎来诺贝尔奖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丰顺县埔寨镇国家级非遗火龙VR体验馆落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江区文旅融合项目“客都古邑”助力周边经济,增收达20%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承与创新共铸美味传奇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正式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创新举措:推出“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农户可出售生态效益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田园综合体与乡愁记忆的复活计划
- • 梅州华侨回乡投资热情高涨,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服务覆盖10万老年人,开启养老新模式
- • 梅州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推出“柚农贷”专项产品助力柚农发展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评论的珍贵记录》
- • 梅州首条全自动陶瓷生产线投产,开启传统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蕉岭县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揭牌,为孩子们筑起爱的港湾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丰顺县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圆满实现,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
- • 梅县区隆文镇启动“古法造纸活态传承工程”: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为旅游新宠,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民国报人陈此生新闻著作集出版:揭秘报业黄金时代的舆论力量》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跨界时尚品牌,非遗创新之作引领潮流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教育资源共享再升级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