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的林下经济示范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亮点,种植面积已超过千亩。
南磜镇地处蕉岭县东南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林下经济。仿野生灵芝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因此,南磜镇将仿野生灵芝种植作为林下经济示范区的重点发展项目,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振兴。
在林下经济示范区,记者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下,灵芝菌棒整齐排列,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的仿野生灵芝种植采用仿野生技术,从菌种选育、菌棒制作到种植管理,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确保了灵芝的品质。
“我们的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主要模拟了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包括菌种选育、菌棒制作、接种、发菌、出芝等环节,都力求还原野生灵芝的生长状态。”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种植的仿野生灵芝,品种丰富,包括灵芝、竹荪、香菇等。其中,仿野生灵芝的种植面积已超过千亩,年产量达到数十万斤。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海外,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以前,我们这里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收入不高。自从开始种植仿野生灵芝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磜镇一位种植户兴奋地说。
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科技力量的支持。当地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仿野生灵芝的产量和品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仿野生灵芝种植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让更多农民受益。”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可以说,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的成功,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政策扶持、科技引领和农民共同努力下,相信会有更多像南磜镇这样的示范区涌现,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完善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间尽享荔枝采摘田园乐趣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璀璨明珠
- • 客家阿婆手作芋丝酥在TikTok上点击量破千万,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实施:守护世界建筑瑰宝
- • 梅州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号角——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怀旧之旅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工业上楼”试点启动,破解山区土地制约难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音乐大师张雁虹交响诗《客都赋》在国家大剧院惊艳首演,奏响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新标杆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助力亩均增收超3000元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破土动工,助力我国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平远县成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签约30家药企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卧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 • 丰顺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覆盖全县乡镇,绿色出行新时代来临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引领未来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共同致富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大引进诺贝尔奖团队,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引领县域高端文旅新篇章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八尺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梅州古窑遗址揭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
- • 梅州三及第汤:传统美食登上央视《家乡至味》纪录片,传承千年风味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留隍镇农民画创作基地挂牌,百幅作品入选全国乡村艺术展,展现乡村文化新风采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奉献者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吸引海外藏家竞相追捧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正式实施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 • 大埔县全面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前的饮食文化之谜
- • 梅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顺利通过验收,助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柚农贷专项贷款发放超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血脉情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征集海外文物史料,传承客家文化精髓
- • 平远县东石镇花生油压榨技艺申遗成功,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守护民族记忆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梅州实施“扶贫明星产品”培育工程,打造20个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开启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新篇章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科技赋能,亩产增收20%新篇章
- • 梅州加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助力产业升级
- • 梅江区西阳镇“仙人粄节”开幕,四十种凉粉创意比拼引众人瞩目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丘逢甲抗日保台事迹荣登梅州中小学必修课程,爱国教育再添本土素材
- • 客家传统萝卜丸焕新升级,空气炸锅制作网红美食
- • 平远县八尺镇“酿豆腐”争霸赛:一场弘扬饮食文化的盛宴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尽享竹林清风之美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狮舞表演精彩纷呈
- • 平远仁居镇古韵新篇:明清古驿道遗址焕发新生,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崛起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达到75%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