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的林下经济示范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亮点,种植面积已超过千亩。
南磜镇地处蕉岭县东南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林下经济。仿野生灵芝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因此,南磜镇将仿野生灵芝种植作为林下经济示范区的重点发展项目,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乡村振兴。
在林下经济示范区,记者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下,灵芝菌棒整齐排列,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的仿野生灵芝种植采用仿野生技术,从菌种选育、菌棒制作到种植管理,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确保了灵芝的品质。
“我们的仿野生灵芝种植技术,主要模拟了野生灵芝的生长环境,包括菌种选育、菌棒制作、接种、发菌、出芝等环节,都力求还原野生灵芝的生长状态。”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种植的仿野生灵芝,品种丰富,包括灵芝、竹荪、香菇等。其中,仿野生灵芝的种植面积已超过千亩,年产量达到数十万斤。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海外,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以前,我们这里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收入不高。自从开始种植仿野生灵芝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磜镇一位种植户兴奋地说。
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科技力量的支持。当地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还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仿野生灵芝的产量和品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仿野生灵芝种植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让更多农民受益。”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可以说,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的成功,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政策扶持、科技引领和农民共同努力下,相信会有更多像南磜镇这样的示范区涌现,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平远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丰硕,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雁洋镇举办“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传承红色文化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打造美食新标杆
- • 梅州产教融合基地引资建设提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统韵味与现代风采完美融合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秘密历程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发展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湾区政务通办专窗开通,200项事项实现跨域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承民俗文化
- • 梅州乡村振兴项目迎来百亿央企投资,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城乡融合示范区试点经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全省推广助力全面振兴
- • 梅县松口古镇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焕发新活力
- • 晚清诗人温训《登云山房集》入选中华古籍再造工程:传承经典,弘扬文化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 • 大埔县扶贫产业学院: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圆满实现,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助力规模效应,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盛大发布,21项非遗体验带你领略千年客家风情
- • 平远八尺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新篇章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实现35%的显著增长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 • 梅州铜箔之都产业配套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圆满成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平远县扶贫档案数字化管理助力精准跟踪成效显著
- • 大埔县湖寮镇“银发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一元爱心餐温暖人心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便捷服务偏远乡镇群众
- • 梅州特色小镇开发:港澳资本注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成效显著,助力就业超2万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县区水车镇盛大启幕“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文化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古村落焕发生机: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平远仁居镇焕新颜:明清古驿道遗址发现,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建成
- • 梅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育新品种水稻,亩产创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达80%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飞跃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儿科医学瑰宝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梅州首家预制菜产业园投产,三十道客家菜速冻出口,引领产业发展新潮流
- • 全国首单客家米粿期货在梅州挂牌,传统食品迈入资本化运作新纪元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绽放光彩
- • 梅州非遗+旅游模式荣获文旅部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引领果蔬产量新高峰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融
- • 梅州教育再升级,“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氛围浓厚,图书馆藏书量激增3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