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近年来,梅州市在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升格,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梅州客家文化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梅州的文旅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梅州,作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旨在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客家文化繁荣发展。此次升格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是对梅州客家文化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梅州未来发展的期许。
据了解,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覆盖了梅州市的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等七个县(区),总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内的客家围屋、客家山歌、客家民俗、客家饮食等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升格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后,梅州市将进一步加强客家文化的保护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完善保护设施,确保客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开展客家文化研究,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推动客家文化创新发展;三是加强客家文化传承,培养客家文化传承人才,让客家文化薪火相传。
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梅州市充分发挥客家文化优势,将客家文化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梅州市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客家文化旅游活动,如客家文化旅游节、客家山歌比赛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2019年梅州市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文旅产业已成为梅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同时,梅州市还注重提升旅游品质,打造了一批具有客家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世界文化遗产地客家围屋、客家山歌传承基地、客家民俗文化村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此外,梅州市还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升格和文旅产值的突破,充分展示了梅州市在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未来,梅州市将继续深入挖掘客家文化资源,推动客家文化走向世界,为我国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梅州市也将以文旅产业发展为抓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 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共育未来美好明天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 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 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梅州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共建热带农产品通道,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新建足球小镇主体工程圆满完工,助力体育事业发展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倾力开展“医疗扶贫”行动,8万贫困群众受益匪浅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作品再版,岭南文库经典再现
- •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林风眠数字艺术展全球巡展启幕,传承与创新交织艺术新篇章"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 • 梅县区丝苗米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正式运营,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丰顺县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实现翻倍增长
- • 大埔县西岩山万亩茶园:云雾缭绕中的茶香之旅
- • 梅江区周溪河绿道:打造城市滨水休闲与夜景观光新地标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 • 蕉岭县氢能+储能示范项目落户,总投资15亿元,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抗日名将黄涛将军指挥部旧址发现地下防御工事:历史见证者的秘密守护
- • “农村养老‘互助公社’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化新篇章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狮舞表演精彩纷呈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岭南第一才子”李士淳家训入选省级非遗,明代教育理念焕发新生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功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补链强链新阶段
- • 五华县华城镇教育强镇建设圆满收官,新建三所标准化学校助力教育腾飞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引领未来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质资源圃,品种保存超600个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家族文化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丰顺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全面覆盖,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
- • 五华县横陂镇宗祠祭典:传承千年,凝聚家族情感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闪耀国际博览会,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飞跃
- • 梅州“客家文化进校园”工程助力百所中小学传承优秀文化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创新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 • 丰顺县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启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平远县扶贫档案数字化管理助力精准跟踪成效显著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填补县域高端文旅空白
- • 梅州市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 • 梅州梅江区构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脱贫攻坚成果防线
- • 梅州创新举措,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建成
- • 梅州迈入“客都森林城市”新时代,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绿色发展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全面提升乡村风貌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悉心收徒传承绝技
- • 五华县新建足球小镇主体工程圆满完工,助力足球运动普及与发展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韵味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东南亚市场大放异彩
- • 梅州古驿道修复工程启动,千年盐茶古道风貌再现
- • 平远县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乡贤回归工程助力梅州项目落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