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近年来,梅州市在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日,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升格,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标志着梅州客家文化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梅州的文旅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梅州,作为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旨在加强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客家文化繁荣发展。此次升格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是对梅州客家文化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梅州未来发展的期许。
据了解,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覆盖了梅州市的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等七个县(区),总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内的客家围屋、客家山歌、客家民俗、客家饮食等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升格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后,梅州市将进一步加强客家文化的保护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完善保护设施,确保客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二是开展客家文化研究,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推动客家文化创新发展;三是加强客家文化传承,培养客家文化传承人才,让客家文化薪火相传。
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梅州市充分发挥客家文化优势,将客家文化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梅州市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客家文化旅游活动,如客家文化旅游节、客家山歌比赛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统计,2019年梅州市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300亿元,文旅产业已成为梅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同时,梅州市还注重提升旅游品质,打造了一批具有客家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世界文化遗产地客家围屋、客家山歌传承基地、客家民俗文化村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此外,梅州市还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升格和文旅产值的突破,充分展示了梅州市在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未来,梅州市将继续深入挖掘客家文化资源,推动客家文化走向世界,为我国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梅州市也将以文旅产业发展为抓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跃升至万亩,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五华横陂镇首届客家武术大赛盛大开幕,李家拳法大放异彩
- • 五华县安流镇东礼大桥通车,破解10万群众出行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启动“村村有主播”计划,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开启城市繁华新篇章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榜单
- • 梅州教育系统全面启动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筑牢教育事业发展基石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梅州市教育局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焕新升级,AR互动展区带您穿越十大元帅革命历程
- • 五华县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试点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保障
- • 梅州三及第汤:传统美食登上央视《家乡至味》纪录片,传承千年风味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丰顺县高山茶产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兴宁市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共建和谐校园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跨界盛宴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区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榜单,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晚清外交家黄锡铨家族跨国档案归国,揭秘中法战争珍贵文献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全国精品榜单,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长布镇林下走地鸡养殖规模再创新高,年出栏量突破百万只
- • 梅县区梅西镇“华侨抗日家国情怀主题展”隆重开幕,传承爱国精神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迎来核心装备制造商签约,共筑绿色能源未来
- • 蕉岭县蓝坊镇生态茶园荣获国际认证,有机茶出口量同比增长35%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开通,农产品24小时直达大湾区,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困难家庭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农业新篇章:智能大棚助力蔬菜产量增三成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功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补链强链新阶段
- • 五华县中医院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梅州蕉岭县谱写扶贫新篇章:全省首个扶贫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突破98%,引领果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山歌:穿越时空的非遗魅力走进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客家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发力,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州试点“以竹代塑”工程,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75%,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蕉岭县水泥行业低碳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州工业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新鲜外运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信仰与文化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肉鸽养殖项目助力整村脱贫致富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强劲引擎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
- • 梅县区雁洋镇盛大举行“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与《方程考原》:数学史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县区强化“扶贫法律援助”,全力保障群众权益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率提升30%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梅州市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紧急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
- • 丰顺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通过国家认证,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 • 蕉岭县皇佑笔林场:徒步露营,探秘原始森林氧吧
- • 梅州智慧税务服务平台上线,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