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间艺术盛宴在兴宁市隆重举行。由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民间艺人参赛,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表演。
竹板歌,又称“竹板戏”,是我国民间传统曲艺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兴宁市作为竹板歌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弘扬民间艺术,激发民间艺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竹板,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参赛者们各展所长,有的以幽默风趣的唱词、生动形象的表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有的则以高亢激昂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展现了竹板歌的独特魅力。
在比赛中,参赛者们不仅展示了竹板歌的传统技艺,还融入了现代元素,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其中,一位来自四川的民间艺人以一曲《川江号子》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他巧妙地将川江号子的豪迈与竹板歌的细腻相结合,使得整首歌曲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柔美,让人陶醉其中。
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评委由业内知名专家和民间艺术爱好者组成。他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参赛者的表演进行了认真评审。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
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张先生表示,举办“竹板歌擂台赛”旨在为广大民间艺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技艺的平台,激发民间艺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这一民间艺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据了解,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兴宁市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兴宁市将继续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 • 平远县数字乡村建设助力扶贫,推动信息透明化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成交额突破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助力潮汕地区互联互通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信仰与文化
- • 梅州客家围屋民宿荣登全国甲级旅游民宿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康养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新机遇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高20%,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
- • 平远县吹响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号角,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殊荣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梅州首次发布县域教育质量发展白皮书,全面展示教育发展新成果
- •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黄粄保质期延长创新之路
- • 大埔茶阳镇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千万级保护修缮资金助力文化传承
- • 《热血传奇》2025新服震撼开启:四端互通、千人攻沙、真元宝福利来袭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引领县域高端文旅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迈向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新引擎助力梅州经济腾飞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 • 梅州携手华南农大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培育百名硕士农技员助力乡村发展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荣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新篇章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 丰顺汤南镇惊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梅州倾力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风采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达成合作意向32项,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扶贫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幕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助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悉心收徒传承绝技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基地投产,年消化原料超5000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蕉岭县文福镇矿山复绿工程显成效,千亩荒山华丽变身光伏电站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再谱新篇
- • 蕉岭县蓝坊镇生态茶园荣获国际认证,有机茶出口量同比增长35%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并行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蕉岭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教育主题公园,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新标杆
- • 梅州油茶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打造百亿特色农业新格局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蕉岭县创新教育发展,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梅州湾区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共享千项科技成果助力区域发展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腾飞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蕉岭县皇佑笔林场:徒步露营,探秘原始森林氧吧
- • 五华县双华镇天堂山:高山草甸与风电群的视觉震撼之旅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盛大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平远热柘镇温泉文化节盛大启幕,古法药浴配方首次公开亮相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梅州“红色记忆”VR体验馆开馆,数字化再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