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实施:守护世界建筑瑰宝
梅州,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历史名城,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而闻名于世。其中,客家围龙屋作为客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瑰宝”。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梅州市政府于近日正式实施《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这一举措标志着梅州市在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客家围龙屋,顾名思义,是一种以龙形为布局的围屋。这种建筑形式源于客家先民对龙的崇拜,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围龙屋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老的围龙屋面临着损毁和废弃的困境。
为了守护这一世界建筑瑰宝,梅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客家围龙屋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为客家围龙屋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保护范围。条例规定,梅州市范围内的客家围龙屋均属保护对象,包括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列入保护单位的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围龙屋。
二、强化保护措施。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客家围龙屋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损毁、破坏和非法占用。对于已损毁的围龙屋,应当进行修复;对于具有修复价值的围龙屋,应当优先修复。
三、落实法律责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毁、非法占用客家围龙屋。违反规定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实施过程中,梅州市政府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客家围龙屋保护工作的认识。通过举办客家围龙屋摄影展、举办客家围龙屋保护知识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围龙屋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保护意识。
如今,《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古老的围龙屋得到了有效保护。例如,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的“永定围龙屋”就得到了全面修复,重现了昔日的风采。
总之,《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实施,为守护世界建筑瑰宝——客家围龙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梅州市政府将继续加大保护力度,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客家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助力潮汕地区互联互通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大力支持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梅州金柚宴创新菜式惊艳亮相粤港澳美食博览会,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客家筝派大师罗九香诞辰120周年:全球弟子云集,共襄盛举纪念音乐会
- • 长布镇林下走地鸡养殖规模再创新高,年出栏量突破百万只
- • 梅州“智慧茶园”项目荣获全国农业创新大奖,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实现全覆盖,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 • 梅州首个县域教育云平台在兴宁正式上线,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梅江区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谱写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圆满实现,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县倾力打造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桥梁专家李国平手稿中发现未公开悬索桥设计方案,揭秘建筑史上的新篇章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古韵风情再焕新彩
- • 梅州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
- • 丰顺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上线,企业服务效率实现倍增
- • 梅州五华县农村学校迈向“智慧课堂”新时代,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梅州丰顺县“千企帮千村”计划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引领绿色生态产业链建设新篇章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迎来50家入驻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华侨回乡投资热情高涨,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梅州学校正式揭牌开学,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助力打造专业化培训平台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成投资热点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再现名将军事指挥艺术
- • 兴宁龙田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开园,助力粤赣闽三省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民间文化盛宴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潮汕地区交通网络再升级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探寻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之源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助力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打造粤东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远销东南亚
- • 丰顺汤南镇惊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兴宁市新圩镇“放心厨房”全覆盖,农村集体聚餐安全标准再提升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感受田园生活
- • 兴宁市全面启动初中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解码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瑰宝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秘百年前饮食文化
- • 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世界客商中心落成助力梅州招商,开启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与深圳名校缔结教育帮扶联盟,共育未来精英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基地引资扩容,助力区域农业发展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客商银行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梅州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文化底蕴与旅游魅力齐飞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